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北京银矿》是由苏文策划的摄影展。展览照片出自”北京银矿”档案,并首次在中国以外展出。
《北京银矿》是对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首都和居民生活的独特影像记录。其收藏着超过五十万张由中国业余摄影师拍摄的、本该在北京城外回收站里被销毁的照片。
2009年,居住在北京的收藏家苏文在网上搜索购买和收藏底片的信息。他偶遇一位叫小马的废品收购商。小马大量囤积底片,回收底片上硝酸银后卖给化学实验室。苏文意识到这是挽救逝去记忆的难得机会,他立马按公斤购买这些底片。这个由民间影像组成的”银矿”涵盖了从1985年到2005年整整二十年的时光。
“⋯⋯对局外人来说,这些照片是何等叫人着迷。它们让人不得不思量,这些欢笑着的家庭、认真的年轻人和不安的婴儿现在去哪儿了?”
——《卫报》2013年
在拯救这些快照的过程中,《北京银矿》让我们见证了在急速的社会变迁中,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私密和公共生活。这些照片被收藏家苏文从遗忘中挽救回来,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平凡和非凡的时刻。
4A的这个展览探索普世主题,诸如爱、休闲、出生、年轻和幸福。它给观众一个罕有并极为个人的视角来领悟微妙的变化——既是居家的也是在更广泛的公共领域中——这种变化因经济开放而浸入到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生活中。
“冰箱女郎系列:80年代后期,随着冰箱慢慢进入平常百姓家后,女士们乐于和冰箱合影。还有梦露系列,人们的家里贴着这位金发性感女神的海报⋯⋯这都是生活。”
——《纽约时报》2013年
此展览同时展出两个由北京动画艺术家雷磊和苏文一起制作的短片。短片揭示了”银矿”超现实的影像景观及其惊人的深度。
《北京银矿》同时由悉尼中国农历新年节协办。
苏文将会出席展览开幕式,并于2014年1月6日-11日接受媒体采访(英文和中文)。任何媒体问询,请电邮Hannah Skrzynski
Hannah@4a.com.au 或致电 0412825586。
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北京银矿》展期为:2014年1月11日-2月22日。
181-187 Hay Street Sydney NSW 2000
info@4a.com.au
www.4a.com.au
tel: 02 9212 0380 fax: 02 9281 0873
Open 11am-6pm, Tuesday – Saturday, closed public holidays
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银矿
THOMAS SAUVIN
2014年1月11日-2014年2月22日
展览将于2014年1月11日下午2时-4时。
Beijing Silvermine, courtesy Thomas Sauvin.
简历
苏文(Thomas Sauvin)是一位法国的照片收藏家、编辑和策展人。他现居北京。自2006年起,作为顾问,他为英国现代冲突档案馆(Archive of Modern Conflict, AMC) 收藏中国影像,类别跨越当代艺术摄影、早期出版品及民间影像。概貌可于AMC在2010年出版的画册 Happy Tonite (《欢乐今宵》)中窥见一斑。曾参与策划展览:2012年,北京草场地摄影节《来自现代冲突资料库德珍奇猎影》;2012年,新加坡国际摄影节《北京银矿》;2013年,英国FORMAT摄影节《北京银矿》;2013年,香港The Salt Yard《北京银矿》;和2013年,中国最重要的国际摄影节之一连州摄影节,并获得该摄影节年度新摄影奖。苏文的《北京银矿》,从他档案中精选制作而成的这套限量版的五本专辑照片集,入围巴黎摄影光圈基金会(Paris Photo Aperture Foundation)第一摄影集奖。其同时被著名英国摄影师马丁·帕尔(Martin Parr)评选为《英国摄影期刊》(The 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年度最佳摄影集之一。
雷磊是一位中国多媒体动画艺术家。现居北京。他的实践涵盖平面设计、插画、动画短片,涂鸦和街舞。2005年,当他还在求学期间,他建立设计工作室Raydesign。2009年,他获得清华大学动画系硕士学位。其作品在国际艺术节放映并获取不少奖项。
Emiland Guillerme是一位法国的电影制作人和记者。现居罗马。自毕业于La Sorbonne新闻系后,其撰写的新闻故事见报于《纽约时报》、《法国2》、《Canal+》及其他报刊。他的关于苏文的档案项目的记录短片《北京银矿》(2012年)也会在4A展览中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