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碧特(Peter Arkell)浅谈中国矿业和资源行业的不断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国际采矿界的动向经历了许多变化。在21世纪初,采矿界欣欣向荣,中外地质学家倍受青睐,许多大型矿业公司和创业新人都在中国各地寻找发展矿产的机会。那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日子,中国当地企业和国际勘探人员成立合资公司,获得勘探黄金、铜、煤、甚至铂的勘探许可证。事实上,曾经有一家加拿大公司在山东省寻找钻石。
在当时举行的国际社会主要讨论矿产、国际报告和集资。在那期间,澳大利亚的黄金开采公司,”澳华黄金”,将其勘探许可证成功转换为开采可证,从而发展了许多世界一流的金矿业务。在中国南方,金峰依然是黄金开采业务遍布全国的模范企业。澳华黄金发展成为澳洲上市两百强公司,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这对国际矿产公司以及中国大型矿产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典范。他们不仅展示了如何开发矿区,并决定资产价值,还组建了囊括中国海内外一流矿业专家的团队。
如今,几乎所有先前对在中国发展矿业抱持乐观态度的外国勘探人员,都陆续离开了中国。只有少数地质学家仍在中国的丛林中的钻井和测试,寄望获得的下一个重大发现。
澳华黄金被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埃尔拉多黄金所收购,埃尔拉多黄金已经在青海省营运一座矿场。他们已经向人们证实国际公司在中国采矿的可能性,但其也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国际矿业公司之一。
更多的勘探公司失望地发现中国的矿产业环境不足以让他们坚持下去。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国际公司也需要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此外,全球性矿业勘探从五年前的鼎盛时期开始便不断下滑。
另一方面,国际采矿业也衍生了许多其他行业,都在中国寻觅机会。尽管一些勘探公司还没离开中国,他们已经与设备制造商、律师、银行家、环境行业,甚至是猎头公司、国际采购业务和矿产实验室融合起来。
当然,随着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超级矿物产业圈,人们对矿工和矿产贸易商的关注仍然不足。反观地质学家的工作环境,他们工作团队齐聚了才华横溢的传播营销、财务、经济学家、分析师、物流和航运专家。既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寻找投资机会,与国家资源安全挂钩,与中国企业密切合作,获得可观的增长。
在中国从事全球采矿业和运作资本市场的海内外公司和专业人士也很关键。这些公司参与在中国矿业的的全球推进进程当中,使中国为全球商业环境提供特殊的产品做好准备。
如今,中国政府高层和矿业高层已承认,通过高标准和生产力的国际公司和拥有资源和市场的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极具优势的。
去年,力拓和中铝成立了合资勘探公司中铝力拓勘探( CRTX ),人们从中可窥见一斑。这也许是国际矿产公司未来在中国的勘探模型。中铝力拓并不将目光限制在中国,而是积极寻找国外有潜力的项目。这可能吸引其他已经撤出中国的勘探和开采公司重返中国。
国际采矿业在中国已明显成熟。勘探不再是工作的唯一重点,由勘探所衍生的各种行业被日渐重视起来。各相关行业因为要在不同的监管环境下进行操作,同时还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各地政府政策和投资意欲也带来各种战略障碍。
扩展到更广泛的矿业界,矿工们和各生产线的参与者,都有需要协作精神。不只是在中国,而是放之海外皆准的。
在这种协作与合作的精神之下,几名在中国的资深矿产业人在几年前成立了全球中国国际矿业委员会会(the Global Mining Associ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GMAC ) 。这是一个在中国的国际矿业的业界协会。参与其中的不单只是澳大利亚矿业和资源公司,所有在中国积极开展矿业活动的公司都是协会的一员。 GMAC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成员集中宣传、建立关系网络提供支持。 GMAC认可和鼓励土地和资源部组织,如由中国官员,他们已经启用GMAC来向中央政府展现国际矿业界的风貌。
同样, GMAC也同中国各省级和地方政府展开对话,对发展矿产业的各项决策做出影响。 GMAC对国际矿业和在中国进行矿业活动的公司敞开大门。
*戴碧特是斯旺全球亚洲地区执行董事,及全球中国国际矿业委员会( GMAC )董事之一。他也是东方矿业俱乐部主席,和澳大利亚商会在上海分会主席。彼得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十年,并在过去16年中一直活跃在中国的资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