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和中国携手迈入2012年并共同迎接龙年的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澳双方有许多值得庆贺的大事,其中就包括中澳建交40周年。自从澳大利亚在中国开展首次外交活动以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中澳双边关系的日益深化。
2012年,我们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与中方积极共事,确保中澳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
回顾2011年,中澳两国之间互动频繁。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对中国进行了17次国事访问,总理茱莉亚•吉拉德和副总理斯万都分别到访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政府代表包括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以及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中澳双方频繁的高层互访见证了两国的紧密关系,并为双方领导人提供宝贵的机会来商榷两国要事。
在这些互访活动当中,”中澳2.0贸易任务”(Australia-China 2.0 Trade Mission)是一大亮点。在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雷格•艾默生和澳大利亚国会太平洋事务秘书长理查德•马尔斯的带领下,”中澳2.0贸易任务”代表团的一百多名企业家和媒体人士,对五个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内陆城市进行了访问。澳方代表借此机会,亲眼目睹了中国中西部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增长,并为进入中国市场觅得新商机。
诚然,在中澳双边事宜当中,经贸交流是重中之重。截至2011年六月,中澳两国在过去十二个月内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130亿美元。目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商品出口市场占有率为26%。
虽然资源和能源贸易仍是中澳的经济关系的基石,两国在服务业贸易方面也出现喜人的增长。在2010至2011年间,到访澳大利亚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了31%。投资流量年均增长强劲,澳大利亚政府将继续与中方一道,为减少双边投资的障碍而努力。
一段成功的双边关系,必须放眼经济以外的其他事宜。令我们自豪的是,中澳两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十分良好。去年就有将近五十万中国游客来访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入学人数更超过了十二万六千。去年11月,我们召开了首届澳大利亚中国论坛,为中澳两国商界,学术界,媒体以及文化界领导人之间提供交流的平台。
文化交流在两国关系的核心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刚刚结束的”想象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文化年在中国”活动便对此进行了强调。此次盛事中,双方在中国30个城市里进行了200多场交流活动,前所未有的创意性合作贯穿艺术及文化多个领域:两部中澳联合制作的电影成功发布、更多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在中国出版、澳大利亚的演员和音乐家将继续亮相中国舞台。 2011年,中澳双方还共同签署了”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席位” 谅解备忘录,这将促进澳大利亚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并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两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日益紧密。我们在战略问题上有高层次的接触,这加强了两国的军事联系,中国解放军对澳大利亚进行了高层访问。而就在最近,我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首次中澳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军事演习。
中澳政府间的双边关系固然重要,然而我也要为澳大利亚商界人士喝彩。感谢你们为中澳经济关系的壮大所作出的贡献。澳中商会在2011年庆祝其成立15周年,这是澳大利亚商界的在华力量壮大与获得尊重的又一见证。此外,综合性的全中国商会正在密锣紧鼓地筹办当中。
中澳在横跨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事务领域的广泛交流,展现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以及相互理解。
2012年,澳大利亚和中国将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对这一段深远的、有建设性与合作性外交关系,我们有着许多冀望。中澳两地都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以纪念两国共同走过的旅程以及深化中澳友谊。对此,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我希望所有驻扎在中国的澳洲同胞们能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一如往常,如果您目前在中国旅行,请记得登陆Smartraveller网站获取最新旅行资讯,网址为www.smartraveller.gov.au。
孙芳安
翻译:王安琪